•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少年邦

    少年邦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美国2020

    主演:内详 

    导演:阿曼达·麦克拜恩,杰西·莫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少年邦 剧照 NO.1少年邦 剧照 NO.2少年邦 剧照 NO.3少年邦 剧照 NO.4少年邦 剧照 NO.5少年邦 剧照 NO.6少年邦 剧照 NO.16少年邦 剧照 NO.17少年邦 剧照 NO.18少年邦 剧照 NO.19少年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讲述来自得克萨斯州的1000个17岁男孩参加了从零开始的代议制政府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少年邦》:17岁少年的政治博弈。

    从1935年起,美国退伍军人会开始赞助一个项目,让青少年学习什么是民主以及公民对话。方法就是通过一个为期一周的实验性自治。项目按照男孩和女孩区分开来。

    纪录片《少年邦》讲述了在2018年,得克萨斯州的1000个17岁男孩参加从零开始的代议制政府——少年邦(Boys State)的故事。他们有各自不同的政治想法和主张,但无一例外都可以算是政治迷。

    他们会被随机分配到以下两个党派:联邦党和民族党。

    两党会选举出自己的领导人,建立自己的政纲,然后推举候选人参加竞选,最高职位是州长。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政治信仰构建党内政纲,不必遵循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思想。

    少年邦一共有24个城市,隶属于不同的县。男孩们可以竞选的政治官职和选举官职和现实中非常接近。

    他们需要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活动,找到支持者。最终每个党派会派出候选人参选州长,而这样的政治活动离不开团队的作用。所以每个党派都需要团结一致。

    至于立法大会上的提案,就各种五花八门了。

    比如把开普锐斯的人赶出德州,或者改掉字母“W”的发音,建立外星人防御基地,禁止工装短裤,禁止披萨上放菠萝……前一年少年邦甚至通过了德州独立。

    当然核心问题,诸如枪支、移民、堕胎等等也都在讨论之内。但这是一个大部分人相对保守的州,这群少年的整体政治倾向也是保守的。所以想获得竞选胜利,想成为“主角”,他们很懂得如何去模糊自己真正的观点。

    纪录片的主角是几个以重要职位为目标——州政党主席和州长——的少年。

    作为旁观者,你不由得被这群少年简单真诚的政治热情,细致入微的政治敏感度,复杂全面的政治思想所折服。

    他们深谙政治套路,善用人心,与时俱进的使用社交网络上的内容宣传和攻击对手。

    如果你对政治感兴趣,那《少年邦》这部纪录片中少年们略显稚嫩,但已然颇有深度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手段一定会让你兴趣盎然。

    如果你对政治兴趣一般,其实几位少年在整个过程中的成长和反思一样非常吸引人。为了获胜作出观点上的妥协让步;与政客无异的相互攀扯和制造舆论效应;在整个成败起伏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不凡气度与思想深度;与少年心性相违的政治博弈;团结一致的获得胜利,四分五裂的一败涂地……这其中颇有人性意味的个体与群体,都值得一番细细品味。

    纪录片的最后还交代了少年邦结束后几位少年的现状。毫无疑问他们都在自己想要前行的领域闪闪发光。

    -END-

    原创:艺小萌

    首发于公众号:会点儿电影

     2 ) 真实?

    1、纪录片本身就是为了求得真实,但是导演的主观意识又及这个项目本身的设计即又完全不真实,可惜了这个题材。

    2、很多政治上的观点有明显的导向,好像各种选举的操作手法是很真实的,但是越看有没有发现越缺少一味政治的催化剂,便是资本家,如果政治真的是这1000多名17岁的男孩弄得出来的话,那华尔街美国各大财团又及硅谷新秀们就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3 ) 少年邦外,是导演掩藏不住的偏见和强势主观

    批判美国体系的片子,今年已看了两部,一部是John Stewart的《Irresistible》,一部是这部,《boy state》。看之前抱了很大的期待,但都令人失望。

    少年邦,是一场政治实验,1100名少年模拟美国民主政治程序构筑一个未来之国。导演把焦点放在四个天选之子身上,讲述了竞选州长的故事。州长是“少年邦”里最高的职务。

    Steven,民族党州长候选人

    Ben,联邦党党主席

    Robet,民族党州长初选候选人

    Rene,民族党党主席

    年轻人总被成年人寄予厚望。新生力量,还没被社会所陶染,身上似乎有无限可能性,父辈难以完成的任务,也许年轻人能贡献新的解决办法?看过《Boy State》的人,对未来也许要重新迷茫起来,感到对少年人的期待不过是一种迷信。

    先出场的是Ben,身患残疾,但意欲满满,渴望成功,相信个人奋斗能破除一切困难。之后Steven出场,移民后裔,自我定位为进步派人士。夏令营开营前的一些镜头,已经充分展示了他们性格的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子选手自然生长成对垒的双方,甚至不自觉地成为美国的隐喻,关于理想,关于现实。

    Steven显然代表了美国的理想。一个愿意倾听,不怕艰难,在分裂中努力谋求共识的领袖,是当前美国急需的,即便是他的对手Ben,和一大部分保守派的人也认为两党斗争损害了美国政治的健康。而Ben更像是当下的投影,把竞选看作一场战争,善用抹黑、造谣、不择手段的小伎俩。最终,Steven带领的民族党落败,Ben作为党主席,带领自己的联邦党赢下竞选,。

    分裂,虽然不高尚,但更有效,这是这个胜利者的总结。年轻人亦步亦趋,把成年人的把戏学了个遍。

    但看完之后,仔细想想,这个片子总是怪怪的。我们能得出这样一些结论吗,从这个片子里?美国烂透了?小孩都开始玩把戏,而且小动作确实能胜利……

    我当然觉得美国体系不完美,有它的问题。也认为两党斗争在让民主政治劣化。但作者在这个主题的展现上却不能让人信服的。一篇文章、一个纪录片,结论正确是不够的,论证也应当缜密,甚至可以说,结论是什么并不重要,但论证必须让人服气。

    Steven“自发表达”

    导演似乎在精心营造“客观”感,摄制团队在片子中隐身了,让人看不到他们扮演的角色。几次采访,都是人物在“自发表达”,好像没人提问,没人引导。

    角色的选择,让人一头雾水。“天选四子”好像是导演在夏令营开始前便选定的,这几个人有夏令营开始前的镜头,而且除此四子之外的人,几乎没有在镜头前表达过什么。Eddy最终拿下州长一职,但只不过和那些吵闹的儿儿戏议会一样,沦为了模糊的背景板。看样子,他没有被选中。

    主要人物中出场最晚的是Rene,他当时在竞选政党主席。这也意味着这种事前筛选,在boy state草创之初,便已经完成了。故事线的主体,不是回顾性的,通过后期剪辑来呈现,而是先锚定了一种观点,在事实还没发生之前,便选择了更可能捍卫这个观点的“角色”。

    导演是怎样选人的?如何慧眼识珠?这些细节都不得而知了,和隐身的采访者一样,完全隐藏了起来。

    即便没有事前筛选,四个角色的呈现,也是非常不全面的,缺少了相当多的信息。Eddy带领保守党(联邦党)取得胜利,真的是因为Ben的小伎俩吗?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而且,这个活动,只有关于竞选的内容,而不涉及后期执政的问题,所以,竞选过程没有较多看重政策辩论,使得领袖的个人魅力成为焦点,这是不是也放大了“伎俩”的作用?而现实中,“伎俩”会不会不那么有用,人们是不是会更加坚定地追随政策和信息茧房构筑的信念,而不是几个“黑点”?Trump,还用人黑吗,不也一大堆支持者?

    这些问题,在这个片子里都找不到有力的答案。

    导演无论是镜头下,还是采访中,都毫不掩饰对Steven这样的共识派的喜爱。但一个呼吁共识的片子,呈现出来的,却好像刻意忽视了那些保守派,这不显得诡异吗?保守派的信念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是怎样形成他们的信念的?

    看纪录片,总是期待能看到某些新鲜的,探索性的东西。但这个片子,无疑让人失望,它更像是应景的八股文,只是完成了一个循环论证,没有展现多少鲜活的东西。

    -------

    最后是一点题外话,关于走出泥淖的路径。今年,看到一些不好的势头,天下滔滔,问题长久不能得到解决的话,很多人会丧失耐心,变得狂躁。

    今年,除了这个片子,还看了John Stewart的片子,我觉得不好,因为,他提了一大堆问题,但最终的解决办法,竟然是放弃选举。这也许是坏兆头,像是人们对罗马共和制不再满意,时代在呼唤凯撒登场。有风在人民耳边低语,你看吧,大众这样愚蠢,不如让更少数的精英重新掌权。

    但也不要忘记,人类大部分的历史,都是少数人把持的,他们之间的缠斗和诡计甚至还更多。少数人更容易比多数人道德沦丧,复杂的政治博弈消耗不少政治资源。只不过,少数人是关门密谈,当代的普通人难以了解到,所以以为他们只有光鲜的形象。要等到,旧朝覆亡,大家一看资料,才发现,原来你们这样黑啊。

    困难面前,要如何做,要怎么做,应该想清楚。勿要“whatever”,一派无所谓的态度,把责任转交给少数人。“你看你做不好吧,让我替你办吧”,这是魔鬼之语。让别人来似乎比自己来更轻松,也更没有道德的负担,但代价也是隐含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类都应该主动担起责任来。Steve身上,倒有我欣赏的东西,不要怕做难做不好做的事情,要主动寻索一条真正有前途的出路。

     4 ) 《少年邦》影评:当孩子们拥有无限大的权力之后······

    一个青少年夏令营为未来的美国政治家制作了一部扣人心弦的纪录片,既乐观又凄凉。

    几个月后,美国将举行2020年总统大选,除非唐纳德•特朗普最近提出推迟选举。这两种结局都有可能出现的是一部很棒的新纪录片《少年邦》(Boys State),这部电影既充满了无限的乐观,又不免让人感到极度的凄凉。一方面,这是一个尊重民主的故事;另一方面,这也提醒我们民主和政治不是一回事。

    教训来自年轻人的礼貌。这个标题指的是一个学校年度项目,17岁的“未来政治家”要花一周的时间练习如何使用美国的权力杠杆。这个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但这次选择的地点是德克萨斯州,一千名青少年参与其中,他们首先分成“联邦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两组,然后负责建立政党机器和选举州长。


    该项目介于夏令营和职业培训之间。

    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和迪克•切尼(Dick Cheney)也曾参与到该项目之中,而纪录片呈现的效果则是是任何编剧都无法想象的精彩。纪录片制作对创意现实政治并不陌生,联合导演杰西·莫斯和阿曼达·麦克贝恩曾公开谈论过在拍摄开始前“选角”的过程。它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记下这些名字以备将来参考。本·范斯坦,一个“政治迷”和双腿截肢者,被竞选的黑暗艺术所诱惑,与奥特洛竞争成为最高权力者,后者是芝加哥的“流亡者”,他透过半月形的眼镜凝视着世界。州长竞选的领跑者是罗伯特·麦克杜格尔,他是一个有着怪诞魅力的小丑,处于劣势的史蒂文·加尔扎是拉丁裔家庭中第一个高中毕业的人,他认真而上进。没有一个角色是平庸无奇的。

    我敢打赌你不会被原始的群体动力,纯粹的投掷和箭所吸引,但这部电影的刺激迫使你同时记住这两件事。这里有愚蠢的“表情包”和激动人心的演讲,有无数关于《孙子兵法》的活学活用,也有真正的原创思维。


    听到十几岁的男孩滔滔不绝地谈论女性的生育权利,这让人感到不舒服,但在吵吵嚷嚷中中,有些孩子听进去了,有些孩子也确实改变了不少。一些人甚至要求下次消除“性别鸿沟”和“民主国家”。

    影片微笑着说,要充满希望,尽管它提醒你希望是多么的危险。

     5 ) 美国大选开奖日就看电影《 少年邦 》

    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电影。1200名17岁的男孩参加政党模拟活动。分成600人一组的民族党和联邦党。男孩们自己要制作党的纲领,选举政党主席,并争取选举上1200人的州长。民族党和联邦党各选拔一名男孩作为州长候选人,然后二人相互演讲自己的政党政策,争取更多的人把选票投给自己,这非常像现在的特朗普和拜登。

    实际上这是美国退伍军人协会自1935年以来每年举办的一次少年政党选举观察类项目。参与其中的每个男孩都要为了政党主席,州长投上自己的一票。你可以看到这些男孩之间如何拉拢,如何揣测人心,也可以看到尔虞我诈。就像开头的介绍,政党可能会被狡诈、有野心、不地道之人所利用,成为他们统治人民的工具。也提到了《1984》这本书,这是一本描述极权政府的书,里面的老大哥处处不在,监视着人们的方方面面。

    最后的结局,令人惋惜,或许这就是政治。在美国两党之间即将进行最后的大选的时候,观看此片,可以更好的理解美国现在的选举乱象。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公众号:凉心评

     6 ) 让人羡慕的自主思维能力

    新颖的题材 通过剧情推动让观众直观了解了一场美国的政治选举过程。看完不禁感叹!

    影片很好的讽刺和区别了哪个是优秀的政治家。从开始到最后都偏向于史蒂文的主视角让我一度以为这是带有主角光环的黑马 再到最后给你一个狠狠地"耳光"!瞬间让人觉得这才是冷冰冰的现实世界 让你知道政治靠的不是一腔热血!但片尾又把你暖到心里的那种感觉 不得不说导演对观众情绪拿捏得非常准确!

    题外话 曾几何时 我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心智 成熟度 对社会 对ZG体制的了解程度远远差了十万八千里 并不是说多党制有多好 但说真的我除了知道ZX是选举出来的(然而怎么选的 凭什么选的也不知道)其他当时全是空白的 更别说其中复杂的"政治"了。虽然每个国家国情不同 但我G的教育业在一线城市逐渐已经被资本所驱动。我真心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接受的教育不再是应试 能多一点幻想 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幻想吧!

     短评

    有点羡慕美国的高中生这么小就可以真枪实弹的参与各种敏感的ZZ话题,但是同时这些小朋友把老狐狸的那一套玩的也太溜了,虽然因为很稚嫩说谎的时候还有点不自然,但是相信假以时日一定可以说谎毫不脸红,所以说一定不能相信政客!

    4分钟前
    • Sasaki
    • 力荐

    模糊我的观点这样我可以得到更多支持…arron burr?

    9分钟前
    • ma ma girl
    • 推荐

    强求纪录片公平客观不带立场是我一厢情愿了,认同观点但不认同这样的表达。当猎奇片看挺有趣的,扑面而来的美国味儿,啊,太冲了。

    10分钟前
    • 行行行
    • 推荐

    片中模拟的这套U.S.政治确实给人留下了不小负面的印象:小小年纪就轻易上手的政治诡计与歇斯底里的空洞的政治狂热,还有身不由己漫无目的的针锋相对,看得我很闹心很抗拒。一部整部看下来,唯有休息时间几个男孩对于美国当前的分裂与两党的极端的反思颇为理性。但其实内容层面的原因倒不是让我不肯给这部纪录片更高评分的关键,主要是我觉得,摄制组的立场其实还蛮鲜明的,感觉对于"竞选模拟"的真实感造成了不小的损害。“为了故事感而失真”确实是纪录片优等生们常犯的毛病。

    11分钟前
    • 蓝河的风儿
    • 还行

    2022-06-27选举结果过于猝不及防,我隔岸观火都大崩溃。不过一大群保守派差点被两个自由派领导,这结局可能更反转。如果我的话可能去做媒体人吧,可惜片子里官媒没起到太大作用,还不如ins病毒视频好使。两个弟弟挺不错的,加一星

    15分钟前
    • 囍弗斯
    • 推荐

    这一周时间对这一千男同学比读几年的书意义更重大;两党的候选人一个是墨西哥移民后裔一个是意大利移民后裔,都还比较靠谱,没特朗普那么流氓,更擅长行政管理的那个赢了;看到后来有点慎得慌,政治不是好玩的,需要足够扭曲足够装,为了胜选不惜代价。。。

    19分钟前
    • 阿托品
    • 力荐

    想起来十年前玩模联的情形,和这帮德州高中生比起来真的是差的十万八千里。非常讽刺的是,尽管拍摄对象们都口口声声的说“超越党派”、“两党合作”,而纪录片的创作者却带着明显且完全意料之内的党派立场

    23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从纪录片呈现的效果来看,如果不是由顶级表演班选拔而来,那么这群青少年一定是对Politics怀有高度且纯粹的热情,显而易见,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初期几位男孩对于摄影机在场的不适感依然存在,但后期全然已投入其中,难得的在一部带有“政治性”的纪录片中,你无需评价或认同被拍摄对象的意见,而是全身心地体味他们简单却真诚的表述,跟随其参与并“享受”整个过程。

    28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挺biased的,但纪录片跟对角真就成功了一大半。间中穿插的各种才艺表演和闹腾场面有意思。前两天刚弃权了办公楼业主选举的我不由得要脑补一下少年人大代表过家家会是啥样?

    33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推荐

    Boys State紀錄了1000個德克薩斯州的17歲男孩在幾天內選舉一個州政府,過程動魄驚心,讓人彷彿看見了當今呼風喚雨的政治人物的少年版,也一窺了20年後美國領袖可能的樣子。想到了當年紀錄中國小學選班長的《請為我投票》,兩部片子都令人驚愕、氣憤又感動,但是出於截然不同的原因。

    34分钟前
    • N
    • 力荐

    表达能力真的挺好

    36分钟前
    • vivi
    • 推荐

    LGBT刻薄战力击败大男子口号难敌针对个人政治攻击,身残志坚右翼党鞭下得一手宣发好棋,低调真诚移民二代爱国煽动碾压一心政治游戏虚意迎合play to win的白右精英,主动聆听反对意见真心诚服哭泣相拥,虽然通过了外星人防御系统数千亿太空武器和反菠萝披萨之类法案,但内心深处还是想严肃对待民族前程……大德州少年选举左得如此和谐又如此戏剧化,中途让我感觉肯定是伪纪录片了,导演切入角度够刁钻,把真正选到州长那位给整边缘化了;至于咱们可拿来对比的电影嘛,参见2007年小学生选举纪录片《请为我投票》,又或杜琪峰的《黑社会》 : )

    37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其实纪录片角度的政治正确是否也是另外的偏见,联邦党的Eddy在自己党内初选的时候几乎全票通过,但Steven初选只有150票,民族党初选四分五裂,另外的初选候选人35票,30票都有。所以最后Eddy赢的时候,有几分是靠抨击rene,有几分是人家自己的实力。靠大家自己思考了。最后公布的职位Big three都是联邦党。

    38分钟前
    • 经过
    • 推荐

    前幾天跟朋友聊天聊到我們的「政治水平」,同胞們還只是在「表態」這個層面,而且也趨向與越來越無法達成共識。幾年前我在臺北參加過一個NGO的workshop,他們在做非常具體的事情,分享如何成立一個組織監督政府的具體的政策的落實,如何募款如何維持和運營。分享當時在公投「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的策略、社會行動的經驗分享等等。如果「政治生活」也是一種文化的話,我們無疑是在一個文化沙漠。

    42分钟前
    • In K
    • 力荐

    资本家们隐居幕后,让几个门客出来拉拢选民,不是以屁股而是意识形态分解阶级,让大众不再相信政客,削弱ZF合法性。还是西方的资本家高啊👌🏻

    45分钟前
    • 普通无产者一员
    • 推荐

    Rene:我不认为优秀的政治家是个褒义词。

    47分钟前
    • 你虎哥
    • 推荐

    肯定是有导演自己的立场的,不过依然是一部十分优秀的社会政治纪录片。美国式民主背后,为了政治权益抹黑、撒谎也可见一角,愚民到底适合不适合民主,真的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毫无疑问民主很重要,普通人参与政治,才会有见乎于普通人的政策。那位二代移民真的是优秀的未来建设者吧,虽然在政治大染缸里,依然会在无法动身的泥泞中为自己朴素的道德、社会的希望做有力的辩护。

    48分钟前
    • Spy Liu🌈
    • 推荐

    上一届的少年邦,投票通过了"德克萨斯州独立"。真想知道,那一届的几位学生领导人们,现在都在哪里混呢。如果不被严格监控起来了,搞点事情出来,能把美国搞分裂了。呵呵。对于政治不感兴趣的,估计未必看得下去。喜欢政治的,我4.5星推荐。

    53分钟前
    • bugz
    • 推荐

    前半部分略显沉闷,毕竟老美的一套东西咱也不懂,但越往后信息量越大,情节推进节奏越快,“我们在玩政治”,少年邦的奇幻之旅,有逆袭黑马,也有大环境对保守派的影响。那些男孩,在2018年的夏天,成长蜕变。这一页会永远印在他们脑海里。

    54分钟前
    • 张劳动
    • 推荐

    泾渭分明的政见分隔与组队,攻击泼脏水、罢免结盟、对枪支管控/生育权/体制的认识甚至是移民二代梦…整个项目像是现实世界某种更为理想化却又直白的缩影,而2017年由大家通过的与联盟切割的决定很自然地也成为导演选择男孩组、德克萨斯的原因。很难不产生关于这个不断只靠“纸上谈兵”也持续了如此之久的活动究竟能创造些什么的疑问,但几乎可以确信的是,他们对任何事情的热忱与不断对话辩论的发生,将仍然为明日注入一剂能量:改变从细小时刻发生,幻想总又孕育希望。

    58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